当杨瀚森在20岁生日那天,笑着戴上波特兰开拓者队的帽子,捧着球衣时,另一张中国面孔却悄悄从NBA选秀的舞台边缘消失——林葳。这个上赛季CBA场均20 的得分王配资网上,最终没能迎来属于自己的NBA时刻。两人都是追逐梦想的球员,然而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。究竟是郭士强看错了眼,还是球迷们过于高估了偶像?在选秀大会落幕的烟雾中,隐藏着更多值得深思的故事。
先说杨瀚森的逆袭有多让人振奋。当NBA主席宣布“波特兰开拓者队在第16顺位选中了杨瀚森”时,现场的摄像机特意捕捉到他母亲眼眶泛红的画面——这个身高2米10的山东小伙,经过五年拼搏,从青岛青年队到CBA全明星,再到成为姚明、易建联之后,第三位登陆NBA的中国首轮秀,终于完成了他的梦想。回顾他的成长历程,网友们翻出了他17岁时的训练视频:凌晨五点,他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球馆里,抱着篮球不断练习低位脚步,汗水早已打湿了地板。这种几近偏执的自律,恰恰是许多中国球员所缺乏的东西。
而林葳的故事则像一部高开低走的剧集。上赛季,他在CBA的表现的确耀眼:对阵深圳队时单场飙中8记三分,最后一节还独得15分逆转辽宁,赛后这些高光时刻被反复播放。但细看他的数据,你会发现其中的隐患:场均22.3分的背后,是全联盟本土球员第一的28.6%使用率,但真实命中率仅有53.2%,甚至比赵睿低了7个百分点。防守端的问题更是突出:当他在场时,球队每百回合会多丢8.7分,对手的投篮命中率也会暴涨5.3%。有CBA教练私下吐槽:“这孩子防守时连手都懒得抬,就站着看,像是在逛菜市场。”
展开剩余64%林葳被郭士强弃用引发了不少争议。去年夏天,当男篮集训名单公布时,某体育论坛的帖子标题直接炸裂:“场均20分进不了集训队?郭士强是瞎了吗?”下面评论数以千计,有人翻出林葳在比赛中对队友摊手抱怨的截图,有人贴出他训练迟到被罚款的新闻,甚至因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。但业内人士看得更为清楚:前国家队助教李晓勇曾在直播中直言:“国际赛场可不是CBA,那里不会给你那么多出手机会。林葳现在的打法,去了也可能是坐冷板凳。”
NBA的球探报告也毫不留情。某西部球队的球探在接受采访时直言:“他的试训表现很糟糕,防守脚步像在跳华尔兹,挡拆后完全不知道怎么处理球。我们需要的是能融入体系的球员,而不是只会单打的‘数据刷子’。”这一点戳中了林葳的痛点——在参加的5场试训中,有3场他是替补上场,结果场均仅得8.4分,还出现了4.2次失误,连最基本的跑位和空切都屡屡出错。
选秀大会进入第二轮时,林葳的经纪团队依然在社交媒体上为他造势,暗示“有球队对他感兴趣”。然而,直到第58顺位被喊出时,观众屏幕上依旧没有看到他的名字。记者注意到,林葳的训练师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张深夜加练的照片,配文写着“重新开始”,这条动态下,有超过20个CBA球员点赞。这个场景,不禁让人想起三年前的张镇麟——虽然同样在选秀中落选,但他凭借夏季联赛的拼劲最终赢得了合同。或许,林葳真正需要学的,不是如何刷数据,而是如何放下身段,重新起步。
在篮球这项运动中,绝没有所谓的“公平”,只有实力的体现。杨瀚森的成功,是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和技术打磨的结果;而林葳的失意,也并非偶然。中国男篮需要得分的球员,但更需要那些愿意为团队奉献、愿意为队友挡拆拼防守的战士。或许若干年后,当林葳真正意识到“篮球不是一个人的游戏”时,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加成熟的得分王。而现在,他和所有追梦人一样,正站在重新出发的路口,等待着下一个机会。
发布于:江西省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